3.對腫瘤患者的治療監測
細胞因子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比如IL-4、IFN-γ分別是機體Th2、Th1細胞特異性分泌的細胞因子,臨床中多用IFN-γ/IL-4來反映機體Th1/Th2漂移水平,而Th1/Th2 漂移是評估腫瘤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標;又比如IL-6、IL-10、TGF-β被認為有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的作用。
腫瘤患者經過放化療或免疫治療,會引發機體促炎細胞因子水平升高,導致炎癥反應強烈,檢測細胞因子水平,可評估放化療或免疫治療引發的炎癥反應嚴重程度;促炎細胞因子水平治療后顯著降低,提示治療效果較好;若促炎細胞因子治療后變化不顯著,提示治療效果較差;若腫瘤合并感染或炎癥患者細胞因子水平陰性或弱陽性,CRP或血常規水平升高,提示腫瘤合并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4.對過敏及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監測
過敏性疾病主要由體液免疫介導。IL-4和IL-5可促進IgE抗體分泌,加重過敏性疾病,監測IL-4和其他促炎因子水平,可評估病情和藥效;促炎性細胞因子IL-6、IL-8、TNF-α等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展,細胞因子水平變化有助于評估這類疾病的進展、轉歸和藥效監測。
5.對自身免疫類疾病的治療監測
細胞因子有助于自免疾病炎癥的病情監測,病情進展、轉歸和療效。對于自免疾病患者監測兩次或多次,促炎因子水平相對升高,提示自免疾病炎癥進展;若促炎細胞因子水平相對降低,提示疾病轉歸;促炎細胞因子水平治療后顯著降低,提示治療效果較好;若促炎細胞因子治療后變化不顯著,提示治療效果較差。
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人患細胞因子風暴綜合癥的風險更高。例如,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Still’s病、系統性青少年特發性關節炎(JIA)和狼瘡中。在這種情況下,細胞因子風暴通常被稱為“巨噬細胞激活綜合征”。這種類型的細胞因子風暴可能會在一個人的潛在疾病爆發,或者當這個人同時經歷某種感染時發生。5
由于細胞因子的基因多效性和復雜性,并無哪一種細胞因子能作為某一特定疾病的標志。
細胞因子檢測方法的比較
細胞因子的檢測常用到免疫學檢測法(基于細胞因子的抗原性)、生物學檢測法(基于細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學活性)、分子生物學檢測法(基于基因探針檢測基因表達)等方法。其中免疫學檢測法操作簡單、出結果時間短、重復性好,適用于大規模臨床樣本的細胞因子含量檢查。生物學檢測法能直接測定細胞因子的生物學功能,靈敏度高,但需要長期培養依賴性細胞株,操作繁瑣。免疫學檢測與生物學檢測結合可用于反應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效應(活性)。分子生物學檢測法旨在檢測基因表達情況,主要用于機制探討。
細胞因子三種檢測方法的特點描述如下:
立禾生物為醫學檢驗提供吖啶酯化學發光檢測試劑盒細胞因子相關項目,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系列IL-1β、IL-2R、IL-6、IL-8等,性能良好,與進口試劑比對符合率高
參考文獻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8版,2020
2、黃玲等. 2項指標聯合檢測對肺部感染患者的診斷價值.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 12 (18): 2726-2728.
3、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 感染相關生物標志物臨床意義解讀專家共識.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7, 40(4): 243-257.
4、Takahashi W et al. Interkeukin-6 levels act as a diagnostics marker for infection and a prognostic marker in patients with organ dysfu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Shock. 2016; 46(3): 254-260.
5、Schulert GS, Grom AA. Pathogenesis of 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and potential for cytokine-directed therapies. Annu Rev Med. 2015; 66:145–159.